日期: 9/16 (星期六)
時間: 下午2:00-5:00
地點: 愛僑中心
將有愛鄰社手作工藝 (可DIY) 和美食,亦有疫苗接種活動。請邀請您的朋友、家人和鄰舍參與。
日期: 9/16 (星期六)
時間: 下午2:00-5:00
地點: 愛僑中心
將有愛鄰社手作工藝 (可DIY) 和美食,亦有疫苗接種活動。請邀請您的朋友、家人和鄰舍參與。
由本會及灣區基督徒短期宣教中心合辦, 將於7/22星期六晚上7時至8時30分在本會舉行。設有托兒服務及兒童節目, 聚會後有茶點招待。
届時RedSea Music 將會藉著十多首粵語詩歌,分享主耶穌醫治、饒恕和滿足人心的故事, 藉著動人心弦的音樂, 使人真實經歷祂的大能和恩典。
7/22/2021
三宣家書 – 重開三宣家
由2020年三月至現今(2021年七月),三宣家已經在疫情下渡過十六個月。因應政府放寬有關防疫措施,再加上三藩市及灣區高比例人口已經接種疫苗,教會決定進一步重新開始各項實體聚會。粵語及英語崇拜今年四月開始已恢復實體敬拜,每堂崇拜平均出席人數有四十人,教會禮堂亦於七月十一日已經將可容納人數增加至80人; 國語崇拜正計劃於九月份恢復實體聚會。各小組團契以至各項事工計劃重返教會聚集,兒童事工部亦正與家長聯絡,了解家長對兒童參與實體聚會的考慮及關注,並計劃於八月下旬進行初步的嘗試重開(soft reopening),及於九月中正式重開實體聚會。展望不久的將來,當疫情逐漸受到控制,三宣家的會眾會更感到安心參與三宣家各項實體的聚會。同時間,教會明白及理解仍有弟兄姊妹因為考慮到自己或家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等因素,選擇暫時繼續參與網上聚會。教會亦會在這段轉接及適應期中繼續提供實體及網上聚會,深信那位信實的天父上帝,拯救及帶領三宣家的主,必定使我們順利過渡疫情,重新出發讓三宣家開展一個新里程。
教會重開遇到的挑戰
此刻,當回顧新冠疫情對教會帶來的挑戰,我體會到有三方面的考驗。
首先,是要面對「慣性改變」(change of inertia)。根據牛頓發現的物理定律,要令一件物件由靜止狀態轉變為移動狀態,必需要改變該物件的慣性 (inertia)。慣性是與物件的重量成正比,越重的東西,慣性越大,需要越多的能量才能夠改變該物件的狀態。應用此觀念到屬靈事物上,人也有「屬靈慣性」(spiritual inertia) 。經過了十六個月的居家隔離,很多基督徒已習慣了在家中參與網上的崇拜、團契、事工會議等,有些人甚至喜歡了網上型式的教會聚會,認為不再需要重返實體聚會。
另一個教會面對的挑戰,是在這段疫情漸漸過去之後又稱「後疫情」的階段,怎樣關心與跟進弟兄姊妹在疫情中受到的影響與衝擊?您若果曾經歷過颱風的衝擊,例如從香港來的肢體,明白當有颱風時,家家戶戶都留守在家中, 不能到外亦難以知道親戚朋友的狀況,直至當颱風過後,才能夠仔細的關心其他人,跟進颱風帶來的破壞。 無可否認,疫情對家庭及個人的精神心理,人與人,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帶來衝擊,影響的廣度與深度不是在疫情裡完全探測到。當現在踏入後疫情的階段,正是務必趕快跟進「風暴影響」 (post storm impact) 的時候。
最後一個對基督徒及教會的挑戰,是持續屬靈爭戰 (continuous spiritual battle) 。不要忘記那惡者撒旦時刻尋找機會攻擊基督徒。使徒彼得說: 「務 要 謹 守 , 儆 醒 。 因 為 你 們 的 仇 敵 魔 鬼 , 如 同 吼 叫 的 獅 子 , 遍 地 遊 行 , 尋 找 可 吞 吃 的 人 。」(彼得前書 5:8)。我們要小心及當心,不要陷在魔鬼的詭計中,時常在我們心裡發出各種的謊言,例如魔鬼向您說:您不需要與其他基督徒一起相處,您獨自一人過基督徒的生活便可以,撒旦更可能會設法令人錯誤地以為減少相處便會減少衝突。
教會如何面對?
雖然有各種挑戰與考驗,三宣家必定能夠靠著主的恩典與大能力,得勝有餘; 正如歷世歷代忠心跟隨基督的基督徒。希伯來書 10:19-25 給予我們很大的鼓勵,提醒我們「因耶 穌 的 血 得 以 坦 然 進 入 至 聖 所 ,⋯⋯是 藉 著 他 給 我 們 開 了 一 條 又 新 又 活 的 路 」(第19-20節),便當可以 「堅 守 我 們 所 承 認 的 指 望 , 不 至 搖 動 , 因 為 那 應 許 我 們 的 是 信 實 的 」(第23節)。我們的得勝是定睛在那位為我們成就救恩又是大祭司的主耶穌基督的身上。過去的十七個月,我與師母在每日早上與四十多位恆常參與的弟兄姐妹一起靈修親近主,轉眼仰望主耶穌,我們便得著從主來的穩妥、盼望、信心與能力面對每天的挑戰。祂是那位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救主及生命之主。當三宣家在疫情後前行之時,三位一體的主是我們的惟一依靠。
希伯來書的作者繼續鼓勵忠心的基督跟隨者,我們不是獨善其身,卻是要彼此相顧,有生命相連,正是「團契」(koinonia) 的真義:
「又 要 彼 此 相 顧 , 激 發 愛 心 , 勉 勵 行 善 。你 們 不 可 停 止 聚 會 , 好 像 那 些 停 止 慣 了 的 人 , 倒 要 彼 此 勸 勉 , 既 知 道那 日 子 臨 近 , 就 更 當 如 此 。」(希伯來書10:24-25)
我們要問什麼是「不可停止聚會」? 更加根本的問題,什麼是「聚會」? 聚會是不是只限於某一個型式,實體或網上呢?疫情前,很多人不贊成網上聚會,認為弊多於利,擔心有人以此為藉口,逃避與其他人的互動與交流,令人與人只停留在表面的關係。 疫情裡,沒有實體聚會,我們只能夠參與網上聚會,雖然未能與實體聚會一樣,但是仍然可以有很多屬靈生命的成長與得著。疫情後,展望更遠的將來,教會應當繼續以網上模式,或只提供實體聚會,又或者是混合網上與實體並兼的聚會呢? 值得我們深思,如何使用網上平台作為傳福音,造就門徒的溝道。最重要不是實體或網上的型式,卻是在我們的聚會中,是不是可以達致聚會目的為目標。我們的聚會能否達到「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這目的,經歷團契的真義?
當三宣家一步一步重新開放實體聚會,我對各三宣家的禱告是願意所有人更加明白及顧及教會內有很不同很闊光譜的會眾,有些弟兄姊妹較熱切、希望教會跟政府一樣,除去一切防疫措施。另一方面,有些人基於個人、家人健康 (例如家中有老人、有長期病患的、有年幼的)或其他理由,而採取較為審慎的態度。願意我們首先在主裡檢視自己歸信主基督, 加入教會的心志, 並以基督的心為心,以基督的愛為出發點明白與體諒別人的處境和需要,彼此勉勵,無論是網上或實體,都不可停止聚會。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天父的賜愛、聖靈的感動,時刻與您們同在。阿們。
賴一星牧師
三藩市華人宣道會
二零二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導師: 潘仕楷老師
日期: 2/21/2020 - 5/2/2020
此課程是網上已錄制課程,並有指導老師作課程指導 (粵語)。
海報: Download here
語言:廣東話
聯絡方式: Rosita Li <training@uscca.org>
費用: 參閱 報名表